楊德昌導演幾天前(六月二十九日)病逝美國。
讓我們為他默哀一分鐘,黑暗中回顧他的電影一分鐘。
《光陰的故事》四位導演合影:從左至右張毅、柯一正、陶德辰和楊德昌。這部電影拉開了台灣新電影運動的序幕。
張艾嘉和李立群在《光陰的故事》。
年輕的張震演出生平第一部電影,楊德昌撼人肺腑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獨立時代》未必是楊最好的電影,可我對它卻情有獨鐘,覺得它非常寫實有力。
廣為人知的《一一》。
從交大控制工程系到佛羅里達大學電機系,再從電機研究所畢業后就讀南加大電影系,又因不滿該校呆板教學而輟學,轉投華盛頓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後,從事特殊國防功能電腦系統研發。7年之后,才返台開始了電影事業至今二十餘年。楊德昌說,幸運有理工的訓練,使自己能更清楚對事物了解。他認為科技應是以解決人類的問題,但絕對是回到以人為本,造福人群為主要目的,而科技與人文也應是相輔相成,不該各走各路。
19 条评论:
回家上网看到这个消息也震惊了一下~
希望杨导安息~
深深地鞠躬~
很伤感。
不过想到可以观看他留下的电影,应该满足的。
默哀一分鐘
不知大家對他的電影了解多少,
為什麼我對他的電影都沒印象。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我進電影院第一次接觸楊德昌的電影。但,光是這部電影推算一下時間,也是許多年之前了。其他的電影,特別是台灣的電影,要追溯的話,有線電視是其中之一個管道。像是個人比較偏愛的「恐怖份子」便是其中一部。多半會在比較冷門的時段播出。
我總覺得臺灣人向來不太支持把臺灣電影帶到世界舞臺發光的新電影運動的作品,反而是海外的華僑對它們崇敬有加。像我們馬來西亞所謂“獨立電影”導演們,幾乎個個深受蔡明亮、侯孝賢、楊德昌、賴聲川等影響。甚至在臺灣有人說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們殺害了臺灣電影工業,很可笑。在那個時代,除了他們,臺灣那里還有電影工業?
我的第一部也是《牯嶺街》,當時在學校禮堂播放,效果各方面都很糟。
不过 杨导演的电影 因为很小心地拍的关系 所以产量很少 相隔时间也长 所以比较容易留下印象
不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是我喜欢的电影之一~
刚刚哥哥打电问我有没有《青梅竹马》这片子,我记得只有VCD,《一一》DVD也消失了踪影……
听说某人要办“大师”回顾展,请注意报纸。
我觉得《独立时代》是一部很大胆的电影。把大道理(孔子的哲学)讲得那么白、那么不抽象,需要很大的自信和胆量,一不小心就会被批说教。采取抽象的形式比较安全。
因此,我觉得杨德昌在《独立时代》表现出诚恳的态度。
哎呀,《青梅竹马》我也没有。不过好像有《一一》的VCD。
某人?声色男女吗?还是Tuck Cheong?
那你问问我哥哥啦……
不只有台灣。事實上,許多國家和台灣面臨同樣的情況。那個年代...可能要稱為「手工業」吧....
即便是後來被尊為大師的黑澤明在當時的日本也同樣面臨著,不被自己國家與人民接受的情況,甚至攻擊多過於讚美。但,回頭去看那些電影時,事隔30、40年,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什麼被留下來,什麼被淘汰,變得比較顯而易見。
另外,「習慣」的問題。當觀眾把視角縮得很小時,並且習慣縮小自己的視角時,很容易地看不到其他部份。一張電影票,從100多塊台幣,到目前250 元左右。價格在升,但電影變少了。即便想看電影,業者連購片意願都很低時,只好退而求其他管道。蔡明亮的電影,在台灣能上映的天數比921記錄片可能更少。
就像有些人非常堅持,影業界的道德至少要讓整部電影播完,包括最後的製作及贊助商名單都該完完整整播完,才可開燈散場。然而,的確也有許多人認為,並沒有這類意願。導演是誰?變得不重要了。配樂是誰做的?好像也不重要。攝影是誰?好像也不重要。美其名,說是「電影好看比較重要」。可是,我們同時知道,導演是那個說故事的人,後面的許多人,也同樣是構成電影的要素。就算是一部日本卡通,我想,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諏訪道彥」這個名字?
直到目前為止,我只遇過一家出租店是按導演分類為主。而這家店,早在4、5年前已經收起來,不做了。
我想,還是有人會持平來看。雖然,我每次只要一提到,吳念真的「多桑」這部電影,我進電影院看了三次。旁邊的人雖然還不至於噓我,不過,我就同樣必須接受他人視這樣的行為叫「無聊」的觀點。有趣的是,2006年年底左右,我在電影院裡看「傷城」時,旁邊的中年男子一直用相當大的聲音和他的另一半說:這在演什麼鬼?看不懂。如果這麼商業的片子都看不懂,台灣欠缺的遠超乎想像。
我們這邊也是這樣。最近,因為國際影展的提拔(比說賞識來得更貼切,我認為這是事實),大馬一些非主流電影開始露出曙光。因為是超低成本和沒有足夠的相關經驗,所以負擔不起菲林而只能拍數碼電影。全國院線只有4、5個放映廳具備放映數碼電影的器材。2005年蠻粗糙的《四人夜話》拉開序幕。大馬的所謂獨立電影近年來頻頻在國外得獎,得獎便爭取到在院線放映的機會,卻無法爭取到票房。
你說的很對,40、50年后還留下來的電影,才是好電影。
我已經10多年沒有回臺灣看看。不過從電視節目和流行音樂的“品質”,大概可以看得出來。還好,陳昇、羅大佑、小蟲、張洪量等這些人生得逢時,有機會留下許多好音樂。要是在今天的環境,他們可能出不過兩張專輯。大馬就更不用說了,所謂的“創作人”都只是“抄襲人”。
「傷城」這種電影是給以為自己很厲害然后有一點電影知識的人拿來炫耀用的。拍這種電影,還不如拍一支4分鐘的MV,沒什么兩樣。
「賽德克˙巴萊」這是一部目前仍呈現胎死腹中的電影。網站中有那傳說中以200萬製作出來的5分鐘短片。可怕的是,那真的是200萬所製作出來的短片。吸引了國外的片商,以為那5分鐘只是小小的預告片。但真的只有這5分鐘!
後期,有一些人拒絕使用政府的那百萬贊助。聽起來好像很笨,但是門檻設在,必須將劇本送審,再決定贊不贊助你時,那麼自由度的存在就變得十分可議。更何況,如果像王家衛的電影,原本就沒有劇本的,難道就不能拍出好電影嗎?
我的持平態度並沒有特別將商業化或是藝術化這兩者分得很開。當然,我會以我自己的興趣選擇看不看?看哪一部?事實上,我也看了不少商業性的電影。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我也看,同樣覺得不錯。Almodovar的電影同樣也看過幾部(絕大多數是後來才看到的)。
Almodovar的名氣不算小,但是觀眾群就是很小。即使是我的外國朋友,他們也常常受不了,需要看字幕,否則看不懂電影。他們習慣「聽」。只要聽不懂的,特別是具有英語系國家背景的人,會是極大的困難。雖然他們會說,能不拘泥於語言,而能看各種電影是一種幸福。但也沒聽說,有哪一個想改變他們的相對性不幸福。更不用提台灣人對於Almodovar每次所丟出來的題材,有許多人是非常受不了的。
就算有極少數「勇敢而不怕倒」的電影院業者願意購片,那也只是極少數。為了看一部算是非常商業的「Before Sunset」,我需要特別跑到台北的某一家電影院才看得到。而那不過是一部不到90分鐘的電影。否則,就得看看影展有沒有播放。就算有,我也得承認,因為工作,我不得不捨棄影展。
我大約有7、8年的時間沒有接觸過在大馬的朋友了。所以對於大馬那裡的情況,幾乎不太了解。除了知道大馬需要學中文,並且學的是簡體中文。除此之外,說實話,我真的沒什麼特別的印象。
如果可以的話,還請多多介紹關於大馬的文化。
陳昇的「這些人‧那些人」演唱會我有去看,還買了那張唱片2張,一張送給陪我去看的朋友。羅大佑還在繼續寫歌,但好像許多並沒有推出。我不確定是否該說他們生得逢時?他們都已經擁有很固定的閱聽群。同時,我也認同傑尼斯很強,把一群小朋友,訓練成偶象。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偶象。而不是像台灣某些人,明明是偶象,卻硬說成是實力派或是創作型歌手。
說起來,我的悲觀態度建立在,大家不太願意多嘗試。"Mr. Bean's Holiday"算是一部商業電影吧。但是,我已經聽到不知道多少人告訴我,他們真的不能理解英式幽默。從過去的影集印象中,他們不斷告訴我,難以理解哪裡是笑點。暴力一點的「Kill Bill」也同樣有許多人告訴我,他們看不懂。「The Devil Wears Prada」也一樣有很多人無法理解。 這種情況下,只能推測電影本身並沒有問題,而是出在看電影的人身上。
「賽德克˙巴萊」我下載看了,看得出來是下過成本的制作。由運鏡看來,導演好像經驗還不太夠?有種生澀感。從該宣傳片的片段來看,好像走動作、大場面那種路線,這樣很容易把觀眾引向好萊塢大片那類片種去比較,一比之下,當然沒法子比了。也許該改個方向,樹立它的獨特性。
很多電影愛好者很喜歡Almodovar,我看過他大概五部以上的作品。對我來說,覺得他是大師,拍得很好,只是不太合我的口味。也許,正如你所說的,他的電影對白真多!我看字幕看得太累了。的確,我比較喜歡對白少而準的。
「Before Sunset」的上一集「Before Sunrise」你看過嗎?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一集。
“實力派歌手”這個名詞真的是亞洲才有的。在西方,只有“偶像派”而已,因為歌手理所當然是參與音樂創作的,否則還談什么個人風格。
好啊,我下次來寫寫大馬的文化。
期待你的大马文化篇!嘿嘿嘿…
粗糙的「四人夜话」是2004年推出,不是05啦。
正是因為喜歡當年那一部「Before Sunrise」,才拼命跑到台北去搶看「Before sunset」的。再不看,就下檔了。我還是喜歡電影院的感覺。雖然後來收了這套DVD。但話說回來,這兩部不也是對白相當多的電影嗎?當然,我知道那是不同的。
看完「Before Sunset」之後,記得和朋友坐在離電影院不遠的公園抽煙(這個不鼓勵,純屬個人行為),朋友問我:覺得這樣好嗎?想想,也沒什麼不好。9年後,這樣,沒什麼不好...聽起來像是在對自己說的。
歡迎介紹大馬的文化,特別是大馬也有不少歌手到台灣發展。但其實,就我個人而言,主觀性地以為大馬的人很親切,其他的知道的卻不多。
賽德克˙巴萊的確想走比較大場面的模式,是好是壞?我不是很確定。嘗試性的企圖心,至少很令人佩服。單純由導演獨資200萬,所做出來的短片,能得到外商的注意,也同時引起台灣當時一陣的討論,在吸引人注意的部份的確達到某個程度上的效果。台灣的導演對於像這樣的拍攝模式,應該不是做不到,而是還欠缺磨練。是不是要拿來跟好萊塢比較?以我個人的淺薄想法是,很難,也不盡然必要。「無間道」被拍成「The departed」後,完全是兩回事。雖然買的是香港的版權。有批評,也有人覺得很好。得了獎。卻仍然很難定論。
第一张照片那么像你得。
抽煙就好像吃海鮮、糖果、油膩的零食那樣,是一種很個人的選擇,明知故犯。我想,只要不妨礙到他人的自由就好了。
賽德克˙巴萊的企圖心的確讓我很佩服。原來那是他的策略?那個五分鐘是“Pilot”啊。
我會把The departed連同The Aviator歸為Martin Scorsese下等的作品。他可是拍個不少佳作啊!真是可惜,“晚節不保”。奧斯卡不時就會推薦一些劣品,像Crash,真是爛透了。“無間道”比The departed強多了,你說得對。
哈秋是誰呀?
對,我是故意選一張比較像我的照片。小影迷嘛!哈哈!
发表评论